——近期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在日前召開的全國“十三五”能源規劃工作會議上提出強化規劃引導,弱化項目審批,并闡述了油氣、煤炭、可再生能源、核電等能源領域發展方向和目標。這被認為是對“十三五”能源規劃的“透底”。
——其中不出市場意料,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是推動能源結構優化的重要方面。各個行業已經迅速行動起來:近日國內三大光伏行業協聯名提交了光伏行業發展的三大政策文件,其中將“十三五”規劃光伏裝機目標由原來1億千瓦調整為2億千瓦。
——然而, 8月22日,在中國復合型生物質能源創新發展論壇上,多位與會的專家學者認為,相比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躍進式發展,生物質能一直扮演著“配角”,但其應有的作用還未得到根本體現。
——“我覺得生物質能的作用還遠遠沒有發揮出來”,國務院參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我國生物質能的發展還沒達到應有的戰略程度,這和很多先進國家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們應該急起直追,把生物質能作為可再生能源一個重要的方面去抓好”。
生物質能“遇冷”
——按照中國能源結構調整設定的預期目標,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為15%,到了2030年,這一數據將上升至20%。根據《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年)》,到2020年,風電、光伏、生物質能發電的裝機容量將分別達到2億千瓦、1億千瓦和3000萬千瓦。
——就目前發展勢頭而言,雖然風電、光伏配額占比大,但其發展遠超預期,并已提前完成“十二五”目標,且提高裝機容量的呼聲日益高漲。不久前,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聯名提交有關促進光伏行業發展的三大政策文件,建議將“十三五”規劃中光伏裝機目標由之前1億千瓦調整為2億千瓦。
——反觀生物質能的發電,在“十一五”期間,其裝機容量僅為550萬千瓦,截至去年9月,其累計裝機容量才突破940萬千瓦,照此發展速度,要想完成“十二五”規劃的1300萬千瓦裝機目標依然存在不小難度。
——“要實現2020年的3000萬千瓦裝機目標,難度很大,”中國投資協會能源發展研究中心理事長張杰對記者表示,就目前的情況看,生物質能發電相對滯后。張杰稱,國家有必要在政策上給以生物質能更多的支持。
——“從目前的產業現狀來講,最近這幾年到2020年的目標都是非常難完成的,”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駱仲泱也對生物質能的發展表示擔憂。“努力一把,達到2020年的目標也存在可能,但目前看仍然滯后。”駱仲泱稱,生物質能發電,以及一些生物質能燃料,剛開始是大躍進式發展,只是后來出現了一些問題,現在逐步回歸。
——記者了解到,生物質能的利用形式具有多樣化,不僅可以發電、供熱、還能轉化為液體燃料,但這種能實現“碳零排放”生物質能源,卻因各種原因一直難以發展壯大。
——“生物質能發展落后,這里邊有技術問題,認識普及問題,還有政策問題”,據石定寰介紹,我國生物質能的發展起步不算晚,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農村小型沼氣池大發展解決了當時農村落后的能源利用狀態,把清潔能源帶入了廣大的農村地區,近些年來,由于風能、太陽能技術進步速度快,加上國家政策的傾斜扶持,結果導致風能、太陽能迅猛發展,而生物質能卻幾乎停滯,得不到應有的重視。
——多位業內專家對記者表示,“十三五能源規劃”出臺在即,應該將生物質能上升到與其他可再生能源同等重要的戰略地位,提升其配額比例。“太陽能發展這么快,主要是受益于政府政策的重視和支持,生物質能也是一樣,離開政策的扶持,很難發展壯大。”
——“在我們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當中,對生物質能強調不夠,對(生物質能)創新和支持存在欠缺,”石定寰表示,扶持政策的缺失,導致生物質能沒有得到應有的開發和利用,在整個能源戰略里頭發展得比較落后。
千億藍海待啟
——根據生物質能發展“十二五”規劃,今年我國生物質能發電裝機需達到1300萬千瓦,其中農林生物發電、沼氣發電與垃圾焚燒發電需分別達到800萬、200萬與300萬千瓦。
——就目前發展情況看,要如期完成上述目標并不樂觀。不過是一旦發展局面被打開后,生物質能所蘊藏的千億元市場就會得到釋放。
——張杰向記者算了一筆賬,保守估計,按照8000元/千瓦的投資計算,2020年生物質能發電量規劃為3千萬千瓦,其蘊藏的市場投資價值達2400億元。
——而這僅僅只是生物質發電潛藏的市場價值,如果生物質燃氣、生物質成型燃料、生物質液體燃料在“十三五”期間也能迎來大發展,為提振農村經濟、反哺農業帶來的連鎖反應價值則難以估量。
——理昂新能源公司總工程師王國茂對記者表示,目前生物質秸稈的市場收購價格為200~300元/噸,樹皮等原料因水分含量大,價格在100元/噸左右。王國茂稱,里昂新能源在貴港投建的1x30MW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每年可處理農林廢棄物超過40萬噸,可為農民增收9000萬元,提供就業機會3000余個。
——中山大學企業與市場研究中心主任毛蘊詩舉例稱,廣西是生物質能源大省,甘蔗、木薯、桉樹等資源體量大,但是附加值低,資源利用不充分。“以甘蔗為例,雖然制糖占了亞洲的三分之一,但其資源利用效率甚至不如泰國”。
——“很多種生物質能源我們要堅持它的充分利用,循環利用,形成經濟效益,這樣能夠拉伸產業鏈條,開發出多種的附屬產品。”毛蘊詩表示,甘蔗渣可以用來造紙,可以進行直燃的熱電聯產,包括灰渣也可以做肥料再循環。按照這個思路,像木薯或者其他廢棄物都可以進行“糖—醇—電”等循環。屆時,甘蔗的產業鏈可以達到1500~1800億元,木薯可以超過2000億元。
如何掘金?
——盡管市場潛力無限,但生物質能企業虧損甚至破產退出的事件卻也屢屢見諸報端。究竟生物質能如何才能發展壯大,企業又該如何方能實現盈利?這成了橫亙在生物質產業面前的一道難題。
——有消息稱,華電國際下屬的華電宿州生物質能發電有限公司自2008年投產發電以來就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因資不抵債,華電國際于2014年曾對其計提資產減值準備金2.26億元。
——8月11日,記者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檢索發現,國電建三江前進生物質發電有限公司以及國電湯原生物質發電有限公司也因盈利不佳被掛牌轉讓。其中后者已是被第七次掛牌,掛牌底價為8279萬元,其中標的企業100%股權的掛牌價格僅為1元,標的企業約38859萬元債權的掛牌價格為8279.4萬元。
——“生物質產業面臨的困境很重要的一方面在于全產業鏈沒有打通,特別是原料的供應、運輸問題”。石定環表示,生物質電廠的效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原料的價格,取決于它的運輸成本、它要具有一定合理的收貨半徑。
——另外,目前農村勞動力結構在急劇變化,剩余的多是留守兒童、老人,壯勞力越來越少,秸稈打捆運送的人工成本也越來越高。
——生物質能發展“十二五”規劃也指出,農林生物質原料具有分散性和季節性特點,缺乏完整的專業化原料收集、運輸、儲存及供應體系,收儲運效率低,難以滿足生物質能規模化利用的需要。
——除了上述原因,還有業內人士將當下生物質能的發展困境歸結于補貼不力。
——記者了解到,目前生物質發電實行的是0.75元/千瓦時的補貼電價。但王國茂對記者表示,不少企業盈利不佳,主要是因為技術設備落后,以及管理方面的問題。王國茂稱,在現行的電價水平下,企業依然存在盈利空間,去年里昂新能源就實現盈利四千萬元。
——石定寰表示,“十三五”期間要使生物質能獲得更大的發展,在技術和政策問題上都要取得突破。石定寰強調,生物質能更能體現綜合利用效益,政策應該在財政、稅收等方面給以更大的扶植力度,“要幫助生物質行業打通全產業鏈”。
2015年10月9日轉載于《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