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了豐收季的時候,秸稈的處理都是一個大難題,而這兩年田野里的秸稈卻成了搶手貨,這些收集后的秸稈到底去了哪兒呢?一起跟隨記者的鏡頭,去了解秸稈的奇妙旅程。
接連的晴好天氣,建平鎮精忠村的農戶正忙著收割水稻,收割后的田野里留下了長長短短的秸稈,這時候一臺臺奇怪的機器開進了田里,隆隆的機聲中,機器張開長長的嘴巴,把秸稈吸進肚子里,不一會兒,這些秸稈就被壓成了結實的秸稈塊,從這會兒開始,這些田地里的秸稈,就要開始他們的旅程了,他們先跳上了農民伯伯的小扁擔,再爬上小三輪,然后再換成貨車,滿滿一車的秸稈離開了養育它們的田地,擠著挨著趕往他們的下一站,小貨車把他們帶到了十字開發區,這里的理昂生物質發電有限公司正在歡迎它們的到來。
“首先是我們的秸稈在政府的指引下給他們開辟了綠色通道、優先過磅,廠內有指定的秸稈收儲點,給秸稈進廠節省了時間,增加了農民的運輸車次,讓農民能及時把秸稈從田里運送到廠里,到廠之后,我們廠通過粉碎、燃燒,直接發電轉化成為清潔能源。”郎溪理昂生物質發電有限公司燃料部長覃道炎告訴記者。
來到廠區里,這些秸稈就會下車休息,它們會通過這個長長的輸送帶,蹦蹦跳跳地走進這個冒著熱氣的小高樓,這些曾經讓農戶們頭疼的秸稈在這里變成了清潔的能源,溫暖的熱能、電能便成了溫暖我們的綠色能源,走進千家萬戶。
“這個就是我們的中央控制室,秸稈最終送往這個地方,秸稈通過料場的皮帶運輸到鍋爐,通過鍋爐的燃燒轉化熱能,熱能又轉化電能,通過我們的測算,1.5公斤的稻草就能變成1度電。所以,這個秸稈收集到我們電廠進行統一燃燒,既能提高農民的效益,也能在環保這一塊做出很大的貢獻。”郎溪理昂生物質發電有限公司生產部長唐鵬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