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能源產業是一種生產與治理相結合的、源頭性的、主動出擊的新型環保產業,生物質能必將成就大器。”中科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土壤學家石元春在近日舉辦的中國生物質能聯盟年會暨2017中國生物質能論壇上表示。
生物質能源突破發展遇瓶頸
生物質能是新興的生態能源,包含任何可再生或可循環有機物質,科學合理地對其開發和利用,能夠擁有萬億級的產業市場。
“嚴酷的現實已經倒逼著人類社會必須尋找和發展可再生清潔能源,我們中國尤其如此。生物質能源可以覆蓋化石能源的全品類,因此這個產業興旺發展的時機已經成熟。”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會高級顧問段昭顯分析。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表示,生物質能是一個非常好的清潔能源,對推進能源的生產方式轉變發揮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和農業、林業等方方面面緊密結合的新能源產業。
石元春則用一個數據肯定了我國生物質能源產業的發展:到2016年底,我國生物質年發電量為634億千瓦時,即用不到十年的時間,就達到了接近于三峽電站的發電水平。
石元春指出,生物質能的原料一半來自作物秸稈等農林廢棄物,一半來自城鎮垃圾,在生產清潔電能的同時,緩解了焚燒秸稈和城鎮垃圾兩大環保頑疾,具有雙重環保功能。
然而,隨著產業的發展和形勢的變化,尤其是最近一兩年風波不斷,生物質能源行業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
對此,陽光凱迪集團董事長陳義龍認為,生物質能源產業在今天中國經濟轉型碰到的最大困難是沒有找到一個突破方向,沒有能夠真正實現技術含量高、產業鏈條長、帶動力度強,確保中國經濟轉型當中的平穩過渡。
值得注意的是,生物質能源產業是一個綠色的、戰略的新興產業,它天然與農業聯系在一起,對我國貧困地區來講也是一個具有特色優勢的產業。比如,凱迪生態在吉林20萬噸的油廠能滿足130萬噸的原料需求,帶動165個村的整體脫貧。
據凱迪生態董事長李林芝介紹,凱迪生態的產業扶貧道路,并不是單方面的輸血過程,而是借助社會、政府和金融力量的支持,通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引導,通過中國生物質能聯盟等行業組織的推動,實現資源有效配置,使行業協同發展互利共贏,加速綠色發展產業扶貧政策的貫徹落實。
行業抱團謀發展
目前,國內生物質能源處于起步階段,由最初不被認可逐漸發展為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力量,生物質能企業和組織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凱迪生態、長青集團、光大綠色環保三家企業聯合發起成立的中國生物質能聯盟,就是希望在我國深化改革、轉變發展方式面臨經濟壓力時,抱團取暖,帶領國內生物質能行業克服苦難、突出重圍。
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副會長于士和表示,中國生物質能聯盟成立的目的,是帶領大家搭建這個平臺,加強溝通,共同促進綠色能源的發展和綠色經濟的增長,實現清潔、低碳、可再生生物質能的有序健康發展。
于士和指出,未來,聯盟將圍繞著國家三大戰略、三大任務,牢固樹立用新的經濟發展理念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積極推動生物質分布式開發利用。同時,依托聯盟這個載體實現會員單位的抱團取暖、協調發展、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共同在國內國際的舞臺上樹立中國綠色企業的品牌。通過理念共享、資源共享、技術共享、市場共享提升本行業的標準化、規范化自律和影響力。
李林芝說,中國生物質能聯盟的成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它代表著中國生物質能行業有了抱團取暖、互動交流的平臺,生物質能源的春天來了。